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是学会倾力打造的“推动多能耦合,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品牌学术交流活动。4月2-3日,第十八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召开包括太阳能光伏、热利用、风能、地热能、储能、太阳能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系统、天然气水合物、光化学、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发电、海洋能等专业的近20场主题分会,会议交流报告共计322篇,对话沙龙5场,边会论坛2场,会议总体规模超过千人。
光伏分会
光伏分会分设4个专题分会场。光伏分会晶体硅分会场对于行业TOPCon、HJT和XBC等多种高效电池及组件材料技术、高密度封装技术和硅片尺寸技术、组件制造生产管理和效益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比。钙钛矿分会场提出了限域空间退火CSA的钙钛矿普适制备新策略,设计合成了新型自组装单分子层电荷传输有机分子材料,解决了体相和界面能量损耗、大面积均匀制备等瓶颈难题。有机薄膜太阳电池分会场分别就铜锌锡硫硒(CZTSSe)、硒硫化锑(Sb2(S, Se)3)等电池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交流。光伏系统与零部件分会场分别就光伏逆变器、光伏电站并网、光伏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享交流。
风能分会
风能分会聚焦当前行业热点焦点——“风电设备质量与可靠性”, 通过19个报告全方面地对风电设备质量和可靠性的最新研究和工程实践新进展进行全方位的分享介绍,提出了大量新的思想、概念、方法、量化指标,为优化提升风电机组全寿命周期的收益,为风电机组实现高质量、高可靠性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在学术水平、参会人数、交流氛围等多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热利用分会
热利用分会通过16个报告分别就零碳建筑/社区、高性能热泵、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碳排放计算、智能预测及调控等行业前沿技术及热点方向,围绕政策发展、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及工程应用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地热能分会
地热能分会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05位参会代表共聚南京,聚焦“地热能源,助力‘双碳’”,特邀2位院士,20位行业专家做精彩报告,会议期间还携手天加集团举办了中国首个兆瓦级ORC实验台落成仪式,组织参会代表参观天加能源园区。
储能分会
储能分会紧扣大规模储能技术、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经济分析、商业模式以及钠盐新体系电池等关键热点问题,由三位国家级储能人才领衔组成的10名专家团队进行了精彩分享。
综合系统分会
综合系统分会的与会专家分别从能源转型与能源发展、新型能源体系的制度创新、氢能储能支撑多能融合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面做了演讲,并针对行业的热点展开对话交流。
天然气水合物分会
天然气水合物分会参会规模创历史新高,总人数超250人,报告交流涉及了地质、油气、工程和化工等多个学科领域,实现了多学科背景交叉融合。分会还邀请到了院士及国际著名专家做了主旨报告,有效提升了水合物分会的业内影响力和号召力。
太阳能热发电分会
同期,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太阳能热发电分会,邀请了13位行业专家做会议报告,围绕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多元化利用、熔盐储热技术三个主题与代表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海洋能分会
在青岛崂山国家实验室举行的海洋能分会,会议规模创历史新高、现场交流气氛活跃。29个会议报告,内容全面充实。会议还组织代表参观考察了高性能计算中心、海洋高端仪器研发测试平台等设施,进一步激发了对获取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的深度思考。
生物质能分会
在昆明举行的生物质能分会,与会的300多位专家学者,通过72个报告,就当前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提出了许多的新的思路、方法和机理分析。
会议期间,学会谭理事长、蒋利军副理事长、祁和生副理事长等领导还与部分到会企业家进行了座谈及交流,就深化会企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进一步支撑学会奖励工作、大学生竞赛、人才选拔举荐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
4月3日中午举行的大会闭幕式由学会马丽云副秘书长主持,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李宝山顾问做学术大会工作总结。随后,谭天伟理事长、蒋利军副理事长、祁和生副理事长等学会领导为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论文等颁发证书。各项既定议程顺利完成,大会圆满结束。
每双数年举办一届的大会,2024年将迎来第十九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同时也是学会成立45周年。衷心期盼广大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关注十九届大会相关信息,踊跃投稿,2024再相会。